家长什么都操心,孩子怎么独立? 现在的家长可以说是非常地辛苦了,整天围着孩子转,忙活孩子的吃喝拉撒、学习教育,什么都想帮孩子考虑得非常周全。 很多时候自己累得心力憔悴,还要责怪孩子不争气,一点也不独立。 殊不知,是家长自己太勤奋了。教育孩子有些时候需要家长偷偷懒,反而孩子可以成长得更好,性格更独立。 李玫瑾教授就曾说过:聪明家长做好三懒两不管,自己轻松,孩子性格更独立。 1、懒得追着孩子喂饭 现在的孩子就是家里的小皇帝。 我们总是看到这样的场景,爸爸妈妈追着孩子,希望孩子多吃一口饭,爷爷奶奶在旁边逗孩子,希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 其实不管是爸爸妈妈,还是爷爷奶奶,都应该放轻松一点。孩子饿了自然知道吃饭,而且要让他自己学会独立吃饭,培养孩子独立性格的同时,也是锻炼手指灵活度,让大脑更好发育。 2、懒得监督孩子做作业 家长每天的必修课就是监督孩子做作业,不仅孩子累,家长也一个头两个大。 曾经有一条新闻,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被气得心脏病发作,医院就医不得不做心脏支架手术。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,适当给予孩子空间,让孩子自己思考,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,不然影响做题速度不说,还让孩子分散注意力,无法深度思考。 而且很多孩子就是仗着家长会催、会监督,反倒开始依赖父母。 3、懒得整理孩子的房间 每天的收拾整理的家务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量了。 因为孩子特别顽皮,玩具、书籍又很多,总是东一个西一个,根本收拾不过来。 这个时候其实父母不要太勤快,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学会整理归类,这是一个提高孩子自我管理的非常好的时机。 在一些欧美国家,做家务是被纳入到课堂教学的,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,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良好性格。 4、不管孩子交什么朋友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,其实心思都非常单纯,友谊也是非常美好的。 不要强制孩子和谁交朋友,不要和谁交朋友。这样孤立某类孩子,也许你的孩子也是被孤立的那一类。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性格,适合什么样的朋友,孩子自己最清楚。 5、不管孩子乱发脾气的行为 不管是几岁的孩子,最喜欢的一个行为,就是乱发脾气。一通胡闹之后,心想着爸爸妈妈会来哄自己,自己的目标总会达成,久而久之,养成了随意大吼大叫、随意哭闹的坏习惯,根本谈不上情绪管理。 所以,孩子下次大发脾气的时候,不要马上进行安慰、哄孩子,不然让孩子养成习惯,而是进行适当引导,让孩子学会情绪疏导,不然,不论长到多大,都以哭这个方式来解决问题。 述(最多18字从小学会放手,孩子性格更独立 很多家长这时候会说,孩子还小,关于生活独立、情绪管理、交朋友等这一切的性格问题等到长大了,他自然就明白了,家长这么管着孩子也是为了孩子好,一片良苦用心。 其实这样的思想反倒会害了孩子,李玫瑾教授指出,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。让孩子培养良好的性格,越早越好。 家长在这期间教什么,孩子就会学什么。而一旦过了这一阶段,性格初步定型,再想做出改变就要困难得多。 因此,我们应该尽早地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