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双倍削减政策公布并在该国实施以来,大约两周过去了。在这两周里,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作业的减少和课外辅导机构的关闭,学生原本紧张繁忙的假期突然被腾空。减轻学生负担本来应该是件好事,但如此突然的变化让学生家长感到慌乱。 如果孩子不补课,没有家庭作业,家长害怕孩子太闲怎么办? 双减负政策的全称是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课余培训负担的意见》,意见和内容从名称上一目了然。 从学生、家长和中小学近两周的行动来看,双倍减价政策正在全面展开。然而,随着双倍降价政策逐渐为大多数学生家长所熟知,出现了一些双倍减负政策矫枉过正的声音。 目前的双减量改革推迟了学生的离校时间,增加了音乐、体育等课程。事实上,它不仅增加了现有教师的工作量,而且增加了音乐、体育和美术教师的工作要求,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服务。因此,需要更多的财政的投入,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。 现状,有四成以上的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 《小舍得》中有个片段,南俪对田雨岚说,怎么小孩子竟然有四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?,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情况。放眼全国,初升高都是差不多的状况,会有一部分孩子上不了高中,那么,上不了高中的孩子,该怎么办? 国家在鼓励上不了高中的孩子选择职业学校,家长大多不愿意 不管怎么样,随着中考的改革,很多考生都会面临着没有办法上普高的现象。在今年3月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。也就是说,国家在鼓励上不了高中的孩子选择职业学校。 当然,现在拨给中职学校的经费也不算少,2019年江苏省就曾经规定,中职学校生均经费将达到普通高中的1。5倍,这部分经费可以转拨给将来的普高,缓解财政压力。 义务教育阶段,中小学生数量最多,中上游、中下游学生人数最多。在家长看来,初中成绩差的学生品行都不好,随着这些坏孩子进入中等职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,家长们很难不担心他们的孩子跟着越来越糟糕。 此外,就目前的中等职业学院而言,仍然有少数学校能够真正向孩子传授专业技能和知识。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不像学校,更像是学生适应身份变化的过渡场所。 事实上,双减量政策本身的力度并不大,因为无论是从决定在节假日减少学生的家庭作业,还是从限制和取消课余辅导机构的行动来看,双减量政策的真正受益者是学生和家长。 事实上,希望通过高考分流增加国家基层人才储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。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基层工作者,家长们也不敢让自己的孩子进入中等职业院校。 失控的时间里,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 学生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,就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。我相信国家早就有策略来解决家长们担心的玩手机和电脑的问题,但是具体规则还没有完全确定,所以还没有发布。 在这样一个失控的时代,仍然有少数学生能够主动学习,更多的学生仍然可以选择放松。因为有太多的空闲时间,学生失控的例子太多了,玩游戏花光所有积蓄等新闻也很常见。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这样做,但也不会少。 中职并不是专业技能学习的终点,而是一个起点。 中等职业院校学习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。中国有句老话: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。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,所以即使孔子复活了,他也可能教不好。同样,孩子对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。即使课堂上的老师是一位是滥竽充数的先生,他仍然可以从书本中汲取营养。 因此,与其在双倍减量政策下匆匆忙忙,不如利用休息时间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,了解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,这样孩子不至于即学不好,还活不好。 写在最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,每一项涉及国势的政策,从立项到出台,都经过了严格而有针对性的审查,决不是头脑发热的讲话。因此,对于双减政策初步实施所造成的轻微震荡,有关部门一定早就准备好了相应的配套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