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个诗意的名字 唐代 高适 孰云久闲旷,本自保知寡。 穷巷独无成,春条只盈把。 安能羡鹏举,且欲歌牛下。 乃知古时人,亦有如我者。 谁说我长久以来都十分清闲,本来就是因为能赏识我的人太少。 我身居陋巷,却没有什么成就,就像细小的树枝一样,没有什么枝叶。 怎能一味羡慕显达之人,暂且先在牛车下放声高歌吧。 我知道古代的人,也有像我一样的呀! 参考资料: 1、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102104页 孰云:谁说。闲旷:清闲。保:守。知寡:知我者稀少。 穷巷:偏僻的里巷,陋巷。春条:幼树。盈把:一手可握,指细小。 鹏举:喻指仕进。歌牛下:指在牛车下放声高歌的宁戚。 抒情,怀才不遇,伤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谁说我长久以来都十分清闲,本来就是因为能赏识我的人太少。 我身居陋巷,却没有什么成就,就像细小的树枝一样,没有什么枝叶。 怎能一味羡慕显达之人,暂且先在牛车下放声高歌吧。 我知道古代的人,也有像我一样的呀! 注释 孰云:谁说。闲旷:清闲。 保:守。知寡:知我者稀少。 穷巷:偏僻的里巷,陋巷。 春条:幼树。盈把:一手可握,指细小。 鹏举:喻指仕进。典出《庄子逍遥游》。 歌牛下:指在牛车下放声高歌的宁戚。 参考资料: 1、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102104页 苦雪四首其四高适介绍 高适 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,世称“高常侍”。作品收录于《高常侍集》。 高适 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其诗作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 查看详情 猜你喜欢 中秋 〔唐代〕 郑谷 清香闻晓莲,水国雨馀天。 天气正得所,客心刚悄然。 乱兵何日息,故老几人全。 此际难消遣,从来未学禅。 江南水乡的雨后,空气清新怡人,阵阵莲花清香扑面而来。 这样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,客居他乡的愁绪却又从心头泛起。 社会动荡不安,兵戈四起,不知何日才能平息;而那在乱世中的旧友不知有几人能保全。 这样的愁闷心情难以排解,只因未曾学习佛理宽慰己心。 参考资料: 1、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,作者邮箱:930331075qq。com 馀:同“余”。 得所:适当;适宜。悄然:形容忧愁的样子。 故:过去的、旧的。 消遣:排解愁闷。 中秋,写景,抒情 中秋 〔唐代〕 刘得仁 尘里兼尘外,咸期此夕明。 一年惟一度,长恐有云生。 露洗微埃尽,光濡是物清。 朗吟看正好,惆怅又西倾。 不管是世俗中的还是超然世外的,都在期待中秋月明。 一年中只有这一次,所以唯恐这天有云遮月。 露水洗净了尘埃,月光照亮了万物。 正适合高声吟诵诗篇,可惜月亮又西沉,只给人们留下满腹惆怅。 参考资料: 1、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,作者邮箱:1572076419qq。com 尘里尘外:尘世内外。咸:都、全。 濡:沾湿,沾染。 朗吟:高声吟诵。 中秋,节日,抒情 一剪梅中秋元月 〔宋代〕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,花也杯中,月也杯中。今宵楼上一尊同,云湿纱窗,雨湿纱窗。(月也杯中一作:月在杯中) 浑欲乘风问化工,路也难通,信也难通。满堂唯有烛花红,歌且从容,杯且从容。 回忆起那个晴朗的中秋,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。花影映照在酒杯中,月波荡漾在酒杯中。今晚同样在楼上举杯待月光,可是乌云浸湿了纱窗,雨水打湿了纱窗。 我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,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,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。满堂只有蜡烛高烧光闪闪,照耀得酒宴上红彤彤。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,让我们慢慢把曲唱到终。 参考资料: 1、王延梯辛弃疾词选:山东大学出版社,1999年:第224页 2、刘扬忠《稼轩词百首译析》:花山文艺出版社,1983年:第334页 尊:同“樽”,酒杯。 浑欲:简直想。化工:指自然的造化者。从容:悠闲舒缓,不慌不忙。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赏月未得的词。上片运用对比手法,写出今宵中秋无月的遗憾。“忆对”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:天晴风静,皓月当空,桂花飘香,饮酒乐甚,心情非常舒畅。尤其是花映在杯中,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写,生动形象,富于情趣。“今宵”三句,写今夜无月的情景,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,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,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,言外之意就是雨夜没有月亮,纱窗外显得格外孤寂,显得含蓄蕴藉,耐人寻味。 词的下片写赏月不得的愁绪。“浑欲”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,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,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,但“路也难通,信也难通”,想问也问不成。“满堂”三句写出中秋无月的寂寞,只好以饮酒和歌舞来弥补这些遗憾了。 中秋,月夜,抒怀,壮志难酬,怀才不遇,愤懑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〔宋代〕 辛弃疾 明月到今宵,长是不如人约。想见广寒宫殿,正云梳风掠。 夜深休更唤笙歌,檐头雨声恶。不是小山词就,这一场寥索。 这是一首节序词,是咏中秋节的。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中秋节,而是一个暴雨之夜。全词就是围绕雨里中秋这一特定情景展开描述的。上片写景,写中秋节的风雨景色,但手法比较婉转。开头二句写中秋不见月。言自古以来,中秋就是赏月的佳节,按理说应当月明如昼,可“明月到今宵”,却“是不如人约”,就是说今宵明月失约于人。这一方面含蓄地说明了中秋无月,另一方面又对明月“不如人约”表示了不满与失望,为下片抒情预作铺垫。为什么中秋无月呢?是云遮月吗?显然不是。但作者没有明言,只是说“想见”嫦娥在广寒宫里“云梳风掠”。下片抒情,直接抒写自己恶劣的心情。换头二句写听雨的恶劣情绪。言中秋之夜,大雨如注,檐头发出令人厌恶的雨声,破坏了中秋赏月的欢快心境,当然更不会去深夜听歌了。这两句直抒胸臆,表现了作者对中秋夜雨的深恶痛绝,也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环境的不满以及时下的恶劣情绪。结尾二句写生活之寂寞无聊。其中前一句关合词题,写王路钤中秋词,多少还能给人带来一点快感,给这寂寞的生活带来一线希望,而“这一场寥索”五字,又绕回了原题,清楚地告诉读者,他这一天生活极其凄凉、空虚。以情结景,对风雨中秋节,对这一场生活,流露出极度失望情绪。 中秋,抒情 苦雪四首其一 〔唐代〕 高适 二月犹北风,天阴雪冥冥。 寥落一室中,怅然惭百龄。 苦愁正如此,门柳复青青。 北地寒冷,已经是二月了可天空中仍然刮着凛冽的北风,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,一片阴暗。 在冷清的斗室里,我心中十分惆怅,害怕就此愧对一生。 正在我如此愁苦之时,门前的柳树又青翠起来了。 参考资料: 1、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102104页 冥冥:阴暗貌。 寥落:冷落,冷清。百龄:百年,指一生。 雪,历史,抒情,积极 苦雪四首 〔唐代〕 高适 二月犹北风,天阴雪冥冥。寥落一室中,怅然惭百龄。 苦愁正如此,门柳复青青。 惠连发清兴,袁安念高卧。余故非斯人,为性兼懒惰。 赖兹尊中酒,终日聊自过。 濛濛洒平陆,淅沥至幽居。且喜润群物,焉能悲斗储。 故交久不见,鸟雀投吾庐。 孰云久闲旷,本自保知寡。穷巷独无成,春条只盈把。 安能羡鹏举,且欲歌牛下。乃知古时人,亦有如我者。 苦雪四首其二 〔唐代〕 高适 惠连发清兴,袁安念高卧。 余故非斯人,为性兼懒惰。 赖兹尊中酒,终日聊自过。 大雪之时,谢惠连曾有清逸的兴致,而袁安也曾恬然高枕而卧。 我本来就不像他们那样的人,更何况我的性情又是这样懒惰。 全凭着那杯中的美酒,整天姑且这么孤独地度过吧。 参考资料: 1、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102104页 惠连:南朝文学家谢惠连,曾作《雪赋》,其文高丽清奇。袁安:汉代人。 故:本来。斯人:这二人。 雪,抒情,伤怀 苦雪四首其三 〔唐代〕 高适 濛濛洒平陆,淅沥至幽居。 且喜润群物,焉能悲斗储。 故交久不见,鸟雀投吾庐。 大雪纷纷飘落在原野上,淅沥的声音笼罩着我的居所。 我且为它能滋润万物而欢喜,哪里能因为自己无斗米之储而悲哀呢。 旧友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,只见鸟儿雀儿成群地落到我庭中觅食。 参考资料: 1、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102104页 濛濛:微雪空濛貌。平陆:平原。淅沥:雪落之声音。 群物:万物。斗储:斗米之蓄。 雪,抒情,怀人,感慨
造句:苦雪四首其四
造句:苦雪四首其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