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观与黄庭坚、晁补之、张耒合称"苏门四学士"。这名头不是白来的,据《宋史》记载,苏东坡曾称赞秦观 "有屈、宋之才",在秦观死后,苏东坡曾长叹"少游已矣,虽万人何赎",意思是说:秦少游死了,真的太可惜了,就是现在眼前有一万个人,也抵不了秦少游这样的一个人了。并且把秦少游的"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?"这两句词写在扇面上,随身把玩,时时记念。 (秦少游像) 我们知道,苏东坡比秦少游大12岁,秦少游去世后一年,苏东坡也死了,所不同者,秦少游没等到平反,而苏东坡却是死在起复回朝的路上。但这都不影响苏东坡对秦观的评价,他的评价足以成为秦观才学卓越强悍的有力证明。 秦少游的词,被叶嘉莹先生称为"词人之词"(先生评价苏东坡的词是"诗人之词"),把秦少游的词分为两类:一类是比较早期的词,表现了一种柔婉幽微的感受;一类是他经过政治挫伤以后的词,是寄慨身世的词。在我看来,一个好的文学家,一定是在其经过挫折之后写出的作品才更值得记诵,如李煜、苏东坡、李清照、辛弃疾,莫不如此,正如尼采所说:"一切文学,余爱以血书者"(《苏鲁支语录》,徐梵澄译本)。 (叶嘉莹) 对于秦少游的词,如果一定要从众多的词作中挑选一首词作为他的代表作,那一定是这首被苏东坡写在扇面上的《踏莎行·雾失楼台》,全词如下: 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。桃源望断无寻处。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 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。砌成此恨无重数。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。 甚至可以说,有了这一首词,秦少游在中国词史上的位置就确立起来了。因为,这一首词,几乎句句都值得玩味,句句都可做警句。 秦少游创作这首词时,是绍圣四年(即1097年)的春天,这个时间点,由于新旧党争(他自然是属于苏东坡这一党的),秦少游先是被贬杭州通判,再被贬监处州酒税,最后干脆贬徙郴州,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,也就是说,秦少游的上进之路被彻底封死了,于是有了这首词—— (雾失楼台) 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。桃源望断无寻处。这三句显然是作者凭空意想出来的世界,因为依照毛晋汲古阁本《淮海词》附注说,这首词作于郴州旅舍,那么,这时的作者哪里还能看得到"津渡"呢?而后面所谓的"斜阳",显然也跟这里的月色迷离不符。所以,这三句很可能是作者全凭想象营造出来的世界: (月迷津度) "雾失楼台",楼台,当指一个目标,一个假设的报国之阶梯,在雾气的遮蔽之下,这个楼台迷失了,再也看不见了。"月迷津渡",津渡,当然是渡口,是出路,是通向彼岸的码头,可是,在夜月迷濛之中,这个渡口不见了,迷失了。 "桃源望断无寻处",甚至就连陶渊明所假想出来的桃源(因为在湖南,所以他联想到了桃花源)也找不到了。桃源是什么?是陶渊明在乱世之中设想出来的理想社会,那里"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",那里"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"。"桃源"无寻处,是他所有的人生抱负、所有的人生目标都找不到了,或者说无处可寻了,他所有的人生美好理想完全破灭了。 (桃源望断无寻处) 这三句,虽然都不是实写,但一连串"失、迷、无"将一个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无奈、迷茫、怅惘之情写得十分充足,当然,也有他对前途的渺茫之感。 他用完全的象征手法表示: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! 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这两句转回现实,写当下的境况:他说,我独自闭锁在冰冷的驿馆里,在料峭春寒之中,听了一天的杜鹃啼声:不如归去、不如归去……。 杜鹃的叫声被无数文学作品提及,并拟声化为"不如归去",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,上进无望,理想破灭,现实的苦难不可摆脱,遥望的仙境不能期望,可不就是"不如归去!"这是怎样的一种极端的失望和伤感啊!词人很高明,他不直白地抒情,他用意象说话,如血的残阳里,传来的是杜鹃的声声悲鸣!这种感受很立体,独自一个人的驿馆,感受到的是料峭春寒,听到的是杜鹃哀鸣,见到的是残阳日暮……"可堪",就是不堪,此情此景,实在"可堪"忍受! (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) 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里评价说: 少游词境最凄婉,到"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",则变为凄厉矣。 是啊,这正是王国维所定义的"有我之境",这里写的全是诗人自我的思想感情,而所用的文字却又都是造境之语,是真正的情景交融,情在景中,以境传情,情在境里。 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。砌成此恨无重数。"驿寄梅花"有典:据《荆州记》载:"吴陆凯与范晔善,自江南寄梅花诣长安与晔,并赠诗:‘折梅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’"。"鱼传尺素"也有典:古诗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"……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,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长跪读素书,书中竟何如。上言加餐食,下言长相忆。"后来,这两个典故都用以借指友人投寄书信。 (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。砌成此恨无重数) 此时的词人,远贬南地,北归无望,那么,亲人们的来书和馈赠固然可以暂解思念,但长相累积,就会更加累积出加倍的离愁别恨。词人用字很扎实,他说"砌",无数的"梅花"和"尺素"如同一块块砖石,转而砌成了"无重数"的思念、"无重数"的离思。 这三句,实际上还是"有我之境",是实写,写词人自己的思想感情。 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。叶嘉莹先生说她曾实地考察过郴江与郴山的关系,说郴江发源于郴山,而它的下游果然是到潇湘水中去了,这是地理上的现实。 乍一看,词人问得非常无理,他说郴江从郴山发源,就应该永远留在郴山,可是,你为啥要流到潇湘的水中去呢?天地万物,有其自然规律,郴江不可能永远围着郴山,这当然是无理的提问。可词人就是问出来了,郴江啊,你围绕着郴山流转已是幸运,你为了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? (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) 无理却是至情之辞!像屈原的"天问",本来不可问,不用问的自然现象,都被遭遇极大忧患和极端挫折苦难的人淡淡地问了出来!这是"无语问苍天"的诘问,也是反躬自问,同时也借此一问,表达自己心底深处的反抗。我本来有幸是可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的,可为什么却无可奈何地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呢? 这是深沉悲恨的一问,是幽恨无以排解的一问!看似平淡却内蕴深沉。 王国维对苏东坡欣赏这两句极不赞同,他在《人间词话》里说: "东坡赏其后二语,犹为皮相。" 他不欣赏这两句,原因其实简单:王国维不如苏东坡那样感同身受。 苏东坡在苏门四学士中,最喜爱秦少游,民间甚至传说秦少游是东坡的妹夫(其实苏东坡没有妹子),二人一生福祸与共,仕途"同升而并黜",因此最后两句最能引起苏东坡的共鸣,苏东坡的钟爱,源自内心,因为此时的东坡,也在贬谪的绝望之中。 当然,王国维也没有错。谁都不能替代谁去感受世界。清末词评家冯煦评论秦少游的词时说: 少游词寄慨身世,闲雅有情思,酒边花下,一往而深,而怨悱不乱,悄悄乎得小雅之遗。后主而后,一人而已。……他人之词,词才也。少游词心也。得之于内,不可以传。(《蒿庵论词》) 他认为,词之一道,李煜之后,就要数秦少游了。从某种角度说,这种评价是合适的,不论是对秦少游前期词还是后期词来说,都是准确而到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