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电影诗(韩国电影诗的经典台词) 诗》是由N.E.W.于2010年5月13日在韩国推出的一部剧情电影,由李沧东执导,尹静姬、李大为、安内相等主演,李沧东凭借此片获得6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。 该片讲述了一个66岁的美子靠钟点工赚点小钱,与读初中的外孙独自生活的日子虽然清贫,但丝毫没有影响她对于生活的热情,虽然确诊患上了老年痴呆症,但她却依然酷爱诗歌,不仅时常参加诗歌朗诵会,而且开始学习写诗,她会留意观察生活中的点滴,以便捕捉到可以写出诗的灵感,但生活当中并没有那么多诗意,不但琐碎,甚至还有罪恶——初中的外孙和同学长期性侵女同学,并致其自杀。 虽然身处孤独黑暗的世界,依然执着地追求诗意,李沧东导演通过平淡悠长的的镜头语言给我们展示一首生命作的诗,赤裸裸地拨开了生活平静的表层,直指最为残酷的真相。 本文将从双叙事线的叙事手法、现实的残酷背后社会整体对罪恶的纵容和包庇,以及影片背后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三个方面解读诗意人生背后的人性。 01 叙事手法:双叙事线平行展开,诗与罪、善与恶的交错,最终写就最真实且残酷的《诗》 这是一部极具矛盾冲突的的影片,将我们认知里最不相关的两面结合在一起,诗与罪共生共存,冲击着观众的内心,影片分为两条线展开,一条是美子学习写诗的过程,另一条线是美子发现孙子是学校强奸案凶手之一,为其奔波解决的过程,看似不相容的两条线交织在一起,也注定美子这首诗意味深长。 诗意与罪恶的交织使剧情不断推进,剧中出现了6次美子想写诗的画面,同时也是诗与罪、善与恶的交锋时刻。 第一次,是美子刚上完诗歌课,强奸案中的一名家长接她到了一场饭局,饭局除了美子,其他都是看起来有点身份的中年男人,聚在一起的目的是,团结起来想办法救自己的孩子,不能让这件事情影响孩子的前途。 听着男人们毫无人性的话语,看着他们轻描淡写的叙述的样子,美子如坐针毡,便离开了走到了外面,蹲在一丛开得正盛的鸡冠花前,掏出本子写出了生平第一句诗,"花朵如献血一般",她说鸡冠花的花语是保护,却不禁让人想到,这是在隐喻那个正是如花年纪却凋零的女孩子,而这个保护,保护的又是谁呢?是女孩吗?显然是那些施害者有着强有力的保护伞。 第二次,是美子来到外孙的学校,她坐在操场的长椅上聆听树梢上鸟儿的歌鸣,旁边的孩子们在无忧无虑的踢足球,她在本子上写到:"鸟儿的歌声,它们为什么要唱歌呢?"这句诗背后藏着美子心中痛苦的疑惑,为什么犯了错那些人,还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,自由自在地玩耍? 第三次,是美子从医院出来的路上,她坐在颠簸的汽车上写下:"时光飞逝,花儿枯萎",因为被确诊了阿兹海默症,即将慢慢忘记所有的一切,她开始意识到生命的迟暮。 第四次,是美子来到女孩投水自尽的地方,她从高高的桥上俯瞰水面,风突然吹起她的帽子坠落水中,她循着河水来到水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下,她试图写点什么,但还没开始下笔,雨点接二连三的落下来,打湿了她整个本子。 虽然一场全程没有任何语言,但却是全篇最震撼人心的场景,无声胜有声,外在的声音全部重击在了美子的内心,坐在原地任雨淋湿的情节设计,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美子正在深陷无处可逃罪恶之中一般。 面对大雨,美子没有仓皇而逃,因为她知道即使能逃脱从天而降的大雨,却无法逃脱内心深处的苍凉与无力,那些诗意与美好的期盼,在此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,如同那个正值花季的女孩,都是被生活裹挟着,同病相怜,在鲜血淋漓的现实面前她无计可施,五百万的赔偿金让喘不过气类,她只能选择出卖肉体。 第五次,是处境艰难的美子被那群男人推举为他们的代表,去和死去女孩的母亲谈话,想让一个可怜人去唤起另一个可怜人的同情心,还特意嘱咐美子别忘记掉几滴眼泪,尽显人性的丑恶一面。 在一个鸟语花香,小溪潺潺的地方,美子路过一棵杏树,捡起一颗掉落的果实,品尝后便写下了:"杏树抛下它的果实,只为来生"。可能是因为内心真实的想法,美子并没有和女孩的妈妈相认并达到此行的目的;看着那些满地的杏子,美子好像理解了少女生前濒死的绝境与选择。 第六次,是美子抱着最后的期望,将在追悼会上偷来的女孩照片摆在外孙吃饭的桌子上,可是当外孙猛然看见时,只是愣了一下,便依旧依旧按部就班地吃饭、睡觉、看电视、玩游戏、上学、放学,一个人因为他而死去,而他却像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一样,美子没有在外孙的眼神中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美子只得狠下心肠让警察将外孙带走。在外孙走后,美子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将这首诗写完。 倾尽一切筹集五百万、把外孙交给警察是美子对于外孙的救赎,也是对于自己内心困顿与罪恶感的救赎,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,让那些无知恶意与丑陋继不再续蔓延滋长,潮水奔去又涌来,对于美子来说这一切远远不够,所以最后她只留下一首送给自己、送给女孩的诗歌。 "诗"是一切美好的象征,但对于美子的现实生活来劲这是不过是岁月静好的假象,写诗的过程就是展示人性中最丑恶一面的过程,直面而残酷。对于他人来说,这样追求诗意的美子是矫情、荒诞的,但写诗是美子抵抗着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,渴望借此获得内心的平静。 02、情节设计:深究每一个问题的背后,都能牵扯出个人及集体"施恶"的手,错综复杂的人性引发观众沉思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说过:雪崩中,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。 在这场人性直白局中,有过错的不只是那个6个少年的"某一个人",而是整个群体都有参与其中,虽然他们没有意识到,或者是不认为是。 影片中开始直接告诉观众关于6个少年的"罪",但故事继续下去我们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个人而产生的问题,它的背后现实的残酷表现为社会整体对罪恶的纵容和包庇。 当发生雪崩的时候,我们要做的不是抨击雪崩的过错,而是找到雪崩的缘由,就像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中,"杀死一个人渣"很容易,但是这并不能让社会变美好,比起当下追责这一件事情,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其背后的问题。 在不可直视的人性前,无关年龄大小 我们总是会以为穷凶极恶的人一定是一个历经沧桑、对于生活不抱善念的成年人,在以往认知里,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纯洁的,和人性的阴暗面搭不上边,但慢慢的就会发现,有些事情,我们设想的过于美好。 影片中造成女孩跳河死亡的人,就是初中年华的6名少年,在电影中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有什么异于其他孩子的样子,喜欢玩游戏看电视、和同伴一起踢足球,三五成群一起玩乐,普通到从我们身边走过都不会多去注意,但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以那样可恶的方式,伤害了同龄女孩。 在家长们知道这件事情之前,他们还一起聚在美子家"密谈",谈什么我们不得而知,但是可以确定的是,他们知道了女孩的死讯,而且意识到这件事情有点严重,所以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,以及借此以求同伴对于自己恐惧的分担。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罪恶了,当美子听到这件事情随口问外孙时,他冷漠的回应,一心思在娱乐节目上,再次将女孩的照片摆在外孙的面前时,丝毫也没有激起他的忏悔之心,这凸显出问题少年的人格的不健全,没有在成长的关键期建立起正向的世界观与价值感,不知道尊重他人,道德低下,缺乏法律意识,不明确哪些底线是不能触碰。 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,就是人心,一个人的善与恶,从来和年龄、学历无关,只与所作所为的初衷有关。 每一个孩子背后的问题,都源于成人教育的缺失 孩子的言行举止是一个家庭的镜子,当一个孩子出现某些问题时,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孩子在未成年前自我世界构建尚未完善,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和价值观,需要家长专业用心的引导和教育,如果家长没有起到较好的作用,或者不重视,孩子的问题就会埋下。 心理学家荣格说: "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,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,但他不会消失,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。" 其中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犯罪的少年身上,女孩自身也存在一些需要我们警醒和重视的问题。 (1)成人视野里的失察,失去保护屏障 影片中女孩面对长达六个月的强奸,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发现任何端倪,连妈妈都没丝毫察觉,以至于女孩忍受不了这样的屈辱自杀,这样事情中,折射出了成人站位的缺失,如果老师和妈妈能察觉到孩子的异样,及时给与女孩干预和帮助,可能就不会走到付出生命代价这一步。 现实生活中教师们面对着好几十个孩子,难免力不从心,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们没有责任,除了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,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需要教师们重视的事情;父母在这件事情上的缺失更需要我们注意,女孩妈妈因为独自一人抚养着姐弟二人,下地劳作、一日三餐,在孩子关注更少。 (2)与成人之间缺少链接,致使自我失声 事情的曝光是源于女孩日记本,事情发生至离开这个世界,女孩从始至终都没有求助甚至告诉任何一个人,老师、妈妈或者朋友,一个正年华青春期的孩子,竟然将这样的事情藏在心里默默承受着,在困境面前放弃求助,这隐含着一个问题,与家人之间连接较弱,所以她没有办法敞开心扉去寻求帮助。 人与人的链接,微妙而奇特,不一定在于血缘,而是爱与安全感,这可以链接两个乃至更多的个体。成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,物质因素并不是最重要的,最根本的就是爱与安全感,这也是孩子走向外面世界的内心力量的来源。 (3)成人教育的错位,埋下罪恶的种子 美子的外孙巫克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,父母站位缺失只有外婆在身边,但外婆只顾他的吃饱穿暖的事情,甚至连剪指甲的事情都帮忙做,典型包办代替的育儿方式。 因为美子没有和孩子建立起正常的亲子关系,遇到问题时只是询问和生气,没有结果后也就不了了之,时间一久,巫克就更加没有任何约束了,因为长期缺少成人的教导,他没有明辨是非的意识,不知道为人的底线在哪里。 还有另外五个孩子,面对这样的事情家长们没有表现出来一丝一毫对家庭教育的反思,只是一味想着要保住孩子的前程,不能让事情曝光,这样家长我很难想象出他们能做出怎样正向的为人示范,现在的局面就是他们长此以往的纵容造成的,忽略对孩子的人格和教育,总有一天背后的保护伞也会保护不了他们,会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。 仅靠一个人自然状态的发展,难以理想地达到自觉接受善念、文明自律行事的目的。 比悲剧更可怕的是,集体功能性缺失古斯塔夫·勒庞在《乌合之众》中写道:群体从不承认他们的罪行,即使把事实摆在他们眼前也是一样。 林语堂说: "如果说中国人的耐心是举世无双的话,那他们则更是出了名地冷漠,在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,冷漠也就获得了自己的'生存价值'。 女孩自杀的事情只有校长、主任、班主任教师和家长知道,除了所谓爱子心切的家长们,学校方的意思压下来,并警告班主任教师不要多言,希望双方父母进行合约金和解,尽管这不是一般的学生矛盾问题,而是牵扯了一桩少女命案,但在学校方的价值判断中,名誉是放在首要的位置; 除了之外,负责此事的警察也是对此冷漠,仿佛这就是一般的小案件,如果双方能进行和解就再好不过了,不然立案调查就是一桩麻烦事; 学校、警察和其他家长们冷血的"协商方案"与美子充满悲怆的悼念和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折射出人性的冷漠,集体面对这关乎自己利益事情时逻辑选择,在社会法律面前人性占据了上风。 03 、主题呈现:导演独特的表现手法及影片背后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写诗只是一种媒介,美子用她的方式热爱着生命,努力用自己敏感而丰富的心感知着这个冷漠的社会,刻意寻找诗的灵感,但诗之美,是如此的无能为力,然而能拯救一切的,唯有诗。 所以李沧东导演用明亮美好的诗,去揭露人性的黑暗残酷,直至人心,让人无处可逃继而想看清自己的生活真相,或许影片中一帧帧画面,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却不自知。 (1)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,每个人只能看见自己 正如鲁迅先生在《而已集·小杂感》中说到: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,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,对面是弄孩子。楼上有两人狂笑,还有打牌声。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。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。 隔壁听歌的不会关心楼下男人的死活,楼下狂笑打牌的也不会关系和在乎河中船上女人失去母亲的悲伤,大家都各过各的,只关心自己,没有人会在于他人的事情。 影片也描述了这样的场景,当美子从医院出来看见女孩妈妈得知孩子死讯时崩溃的样子,便和超市老板讲这件事情,但是她根本没有听,只是旁边的顾客聊天,对她来说收银这件事情比他人的的死讯更重要; 几个家长聚在一起商量时,也是如此,冷漠的讨论着如何快速解决这件事情,对于一个单亲妈妈失去女儿这一点没有半点悲痛,或者是同情,只是当做一件麻烦事,当和解达成后都如释重负,而没有想过这给一个家庭造成了怎样的痛苦和伤害。 人在经历时间的洗礼和人情世故的磨砺后,都在不断地成长和进化,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慢慢的给自己缝制起了"盔甲",好像这样就能抽身出来过好自己的生活,其实不然,生活就是一个圆,兜兜转转,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置身其中,变成那个被看的人。 (2)对于孩子,成人除了"养",还有"育" 当一个新生命来到一个家庭里时,父母定都是满心欢喜,想给与这个小生命世间最好的一切,但绝大数家长都只做到了"养",就如影片中家长,都是忽视孩子的全面的教育,以为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,这是极大的错误。 教育对于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决定其一生的走向,成人良好的引导与示范,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全的人格,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与价值观,使其成为独立发展的个体。 家长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任教师,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,作为家长,不只是履行养孩子长大的责任,更有责任帮助孩子建构完善的自我,并在其成长阶段做好支持者、合作者、引导的角色。 04 写在最后 雨果在《悲惨世界》中这样说到: "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,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,光明和黑暗交织着,厮杀着,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。" 诗的立意,也是各不相同, 有丑恶的人性,也必然有耀眼的人性, 愿我们都有发现诗意的眼睛,写出诗歌的美好; 就算失去一时的诗性,也要抱有一颗追寻的心。 作者:Lucky,一个对生活有期盼,对世界有话说的中年养生少女。正在努力做一个时刻保持鲜活状态的人,很开心在成长的路上遇见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