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沙牛又名地牯牛、沙鸡、地拱。为昆虫类蚁蛉科(Myrmeleonidae)动物蚁蛉(Myrmeleonsp。)的幼虫干燥虫体。 本品谷粒状,长7~15毫米,全体呈黄褐色,有黑褐色斑点;头部较扁大,口器发达,上颚1对,扁长内弯如钳螫状;胸部大,腹部有环节10个,胸、腹部膨胀或微胀,两侧有短毛,末端有刺;足3对,中足最长,在采收加工炒制时多已脱落。体轻,质松脆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以体大、全形、黄褐色、体轻膨胀、无沙泥者为佳。 中文名称:金沙牛 产地:主产于广东、广西、山东、四川、浙江、湖南、云南、贵州、海南等地。 采收加工:全年可捕捉,多在夏、秋季蚁蛉栖息处铲沙筛取,捕捉后用文火微炒至虫体膨胀为度。 性味:辛、咸,温。 归经:归肾、膀胱经。 功能:解热,镇痉,散结,利尿通淋,化疔毒。 主治:用于小儿高热,肾及尿道结石,小便不利,瘰疬,疔疮。 用法用量:常用量3~9克,煎剂或研末冲服。 药材基源:本品为蚁蛉科动物蚁蛉MyrmeleonformicariusLinnaeus的幼虫干燥体。 出处: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。第三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