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家精神就是指孔子指出的仁的学说,仁包含一切美德。他主张爱人,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,爱惜民力,为政以德。 创始人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,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政治家,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,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。 代表人物 孔子、孟子、荀子、董仲舒、程颐、朱熹(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)、陆九渊、王阳明等;以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等书为经典;主张礼治,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,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。 儒家经典 而儒家精神就是指孔子指出的仁的学说,仁包含一切美德。他主张爱人,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,爱惜民力,为政以德。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。儒家本有六经,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仪礼》、《乐经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。秦始皇焚书坑儒,据说经秦火一炬,《乐经》从此失传;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,共七经; 唐时加上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,《春秋榖梁传》、《尔雅》,共十二经; 宋时加《孟子》,后有宋刻《十三经注疏》传世。 《十三经》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,就传统观念而言,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谓之经,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属于《春秋经》之传,《礼记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均为记,《尔雅》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。后来的《四书》指是指《大学》(《礼记》中一篇)、《中庸》(《礼记》中一篇)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五经则指: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。